文科学部举办“我与教授面对面”活动

为助力大一新生锚定外语学习方向、明确成长坐标,11月18日下午,文科学部“一站式社区”系列活动特邀校关工委委员、退休教授魏永红作《融通中外:如何成长为合格的外语人才》主题讲座。讲座以“历史纵深+现实需求+未来展望”为主线,为新生带来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成长指南。

魏永红教授在讲座中系统梳理了中国外语人才需求的演进历程与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规律,结合文科学部2010—2025年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迭代历程,揭示了“需求迭代”与“教育响应”之间的深度耦合关系。针对新生关切的未来路径,魏老师结合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与行业发展趋势,系统分析了外语人才在全球化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她以“语言+专业”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为例,指出学生应强化跨文化沟通、数字素养及行业知识储备,并展望了人工智能赋能语言服务的新机遇,强调通过实习实践与国际交流项目提升实战能力,助力新生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拓宽职业发展空间。讲座中,魏教授还分享了优秀校友案例,生动诠释了外语人才如何从校园走向世界舞台,赢得全场热烈反响,为新生注入坚定前行的动力。

交流环节,师生就“如何平衡语言精进与专业知识的积累”“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语人才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魏教授以校友在国内外的求学、职业经历鼓励同学们开拓国际视野,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在国际交流中锻造全球胜任力;以网红博主突破语言障碍和文化隔阂中独自畅游冰岛的视频,强调外语人才必须具备的适应力与韧性。

作为文科学部“国学讲堂”思政文化品牌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以“教授领航+朋辈互动”模式,实现了“历史经验传承”与“现实需求对接”的有机统一。文科学部将持续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平台,通过“教授面对面”“学长分享会”“实践工作坊”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融通中外”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勤学笃行”中锤炼过硬本领,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国家对外开放与文化传播事业贡献力量。

文科学部 柏文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