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一流课程建设与行业前沿技术深度衔接,10月20日,上海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文虎受邀走进上海电力大学,以“先进低碳煤电技术研究与实践”为主题开展专题授课,将全球领先的工程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为能源电力类核心课程“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的教学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助力学校“虚实结合、理实一体”教学改革落地。
课堂上,杨文虎结合多年行业实践经验,在系统阐述高效低碳火力发电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以申能集团的经典项目为教学样本展开讲解。其中,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厂项目和华润曹妃甸项目为课程提供了技术演进参考,而国家示范工程——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则成为“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的“活教材”。
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采用高低位双轴布置两次再热技术,将供电煤耗降至251克/千瓦时的全球领先水平,较同期世界先进机组降低15克/千瓦时。这一突破正是“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中热力系统优化知识点的最佳实践。杨文虎详细解析了技术细节,指出项目将高位机轴系布置在82米标高,缩短高温蒸汽管道长度40%,不仅节省投资9400万元,还降低了管道散热损失。通过具体数据和工程逻辑,他将课本中抽象的“机组系统设计”“能效提升原理”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分析的案例,使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更易于学生理解。
作为上海市电力行业“电力工匠”,杨文虎总工程师还结合“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课程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强调了创新技术的重要性。他指出,学好“单元机组集控运行”是掌握电力生产核心能力的关键,一流人才需以该课程为基础,同步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广义变频创新技术为例,他分析了其在单元机组集控运行辅机调速和能耗优化中的实际应用,展示了课程理论与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充分说明只有主动掌握此类前沿技术,才能真正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此次授课不仅为“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一流课程补充了前沿产业案例与广义变频创新技术内容,更是一次校企协同育人的成功实践,为后续将电力行业技术成果进一步融入课程内容、升级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学校能源电力类人才培养更加贴合产业需求。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马昕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