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在张家口崇礼开幕。论坛以“绿色发展 共创未来”为主题,共设1个主论坛和17个平行论坛。其中,9月24日举行的“第二届国际能源可持续发展(ESG)论坛”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金融与法律分会、北京万家绿色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承办,我校和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协办。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顾春华,副校长张波出席主论坛。
顾春华在分论坛上致辞。他指出,三年前,北京冬奥会在同一方土地兑现“全部场馆绿电”承诺;三年后,张家口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4300万千瓦。从“奥运蓝”到“常态蓝”,崇礼用数据证明:ESG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不是成本,而是投资;不是单一企业责任,而是全价值链共赢。上海电力大学因电而生、向绿而行,把碳中和纳入愿景,打造“碳中和技术与应用”交叉学科,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优势,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合作。
在成果发布环节,张波作为报告嘉宾,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和能源电力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智库)情况。他携手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研究会,重磅发布《“一带一路”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报告(2025)》。该报告以共建国家为对象,依托详实数据支撑与多维分析框架,构建起覆盖亚、欧、非、美(涵盖大洋洲)的能源电力发展全景图谱。聚焦五大核心维度:资源禀赋呈现、能源供需格局演化、能源转型政策解析、能源企业简介及与华合作现状及未来研判。该成果不仅填补了国际能源合作研究领域的系统性空白,更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能源领域的决策参考框架。
在圆桌沙龙环节,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商业模式与风控研究中心主任司军艳副教授作为受邀专家,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与ESG投资”主题,从新能源商业模式创新与ESG投资及风险防范、ESG三大关键领域及其关键指标解析、中国能源企业ESG管理与合规要求分析以及中国能源企业应对方向等角度向与会嘉宾分享了其专业观点。
出席“第二届国际能源可持续发展(ESG)论坛”的还有国家能源局监管司综合处处长崔兴芳、美国能源部驻华代表处主任欧周凯(Kaitlin Oujo)、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监事长潘跃龙、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宋敬武,以及来自能源企业、知名高校、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的120多位专家和代表。
校办 经管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