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赓续红色血脉 赋能乡村发展——电信学院携手宁夏师范大学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东西部高校“乡村教育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6月30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宁夏固原实践队与宁夏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两校师生在知行合一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学思践悟中强化责任担当。

在固原市隆德县,两校实践队队员们通过“四个一”活动,不断锤炼作风,提升自我。

唱一首红军歌。两校实践队在出发前往固原市隆德县的途中,共同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用歌声感悟革命先辈的豪情壮志,歌声中承载的不仅是对党的感恩与敬意,更是一种红色情感的深度传递。大家用歌声将浓厚的爱国热情定格,使“书本上的爱国情怀”具象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量,让红色基因在歌声与欢笑中传承延续。

走一遍长征路。队员们徒步2.5公里重走红军小道,置身葱郁山林,领略红色六盘山的伟岸。六盘山上蜿蜒的山路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沿途设置的“血战湘江”“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等18个微缩景观,生动展现了长征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途中演员们精湛的演技、精心编排的情节,让大家仿佛置身于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真切感受到红军战士们每一步的艰难险阻、每一刻的英勇无畏。队员们通过身临其境的深度体验,告别了以往“干巴巴的讲解”,将长征故事化作“热乎乎的教学”,让长征精神不仅入眼入耳,更走心入行。

吟一首长征诗。全体队员登顶后,在山顶吟诗台集体吟诵毛主席的《清平乐·六盘山》,大家在吟诵中仿佛穿越时空,与伟人同频共振,深切感受到当年红军战士们翻越六盘山时的壮志豪情与革命气魄。这不仅是对经典诗词文化的传承,更是将诗词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深度挖掘,使“书本上的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化作激励大家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在传承红色基因的道路上留下坚实足迹。

读一遍长征史。走进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泛黄的行军地图、斑驳的武器装备、珍贵的历史影像,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讲解员生动详实地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从历史脉络到精神内涵,让“书本上的道理”在全体队员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转化为滋养个人成长、塑造爱国情怀的丰厚养分,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定信念。

随后,实践队来到被誉为“宁夏第一文化名村”的隆德老巷子。这个始建于明末清初的传统村落,通过“修旧如旧”的保护性开发,成功转型为集民俗体验、非遗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实践队在这里参观了魏氏砖雕、杨氏泥塑和剪纸等传承基地,队员们穿梭于传统手工作坊,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近距离领略剪纸、泥塑、砖雕等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深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刻认识到守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并兴致勃勃地体验泥塑制作,留下笔墨,表达校际合作交流的深情厚谊。

最后,电信学院与宁夏师范大学共同挂牌“大学生思政理论实践课教育基地”,两校通过交流合作,深入搭建社会实践协同育人平台,不断相互了解,保持密切联系,建立深厚友谊,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组团发展、合作共赢。

电信学院 刘甘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