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计算机学院“博达讲坛”系列讲座再度开讲,特邀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照辉作题为《DeepSeek:从赋能日常工作到智能通信科研》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得到校团委大力支持,校团委书记兼学工部副部长马国祥、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齐永晓出席,活动吸引了全校各学院学生代表参与。
杨照辉从AI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出发,围绕“模型变形术”“数据隐形术”“学习分身术”等深度解析Deepseek大模型如何通过算法创新与开源生态,实现从日常工作提效到通信科研突破的双重跨越,揭示了AI赋能下的工作范式与科研图景。杨照辉讲到,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快速发展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新路径,青年学子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把握时代大势,勇担科技创新使命。
在交流环节,在场师生围绕“AI辅助科研的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杨照辉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为学生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AI大模型助力日常学习、工作与科研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和建议。本次讲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科研交流和学习平台,有效助力学生把握时代机遇、勇担科技报国使命。
4月23日,计算机学院在未来能源创享中心举办AI科技前沿技术交流沙龙,杨照辉应邀出席指导,计算机学院、电信学院15名青年教师参与交流。本次沙龙由计算机学院常务副院长张传林主持,
与会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应用等内容展开探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学术对话,有效促进了两校在智能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后续开展跨校联合科研攻关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计算机学院 张潇月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