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能机学院赴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走访调研

为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精准对接应用型学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4月17日,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一行赴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能建设计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双方围绕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发展、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实训实习基地签约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话新能源与储能产业发展新机遇。

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隧道股份和申能集团共同出资成立的上海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大型国有能源建设设计企业。作为国家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在城镇燃气、长输油气、电力新能源、氢能新能源、综合能源、储能装备等领域具备领先技术优势。在周力总经理、胡瑛书记的陪同下,周书记和仇院长一行参观了企业展厅,通过业务板块布局图,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在新能源与储能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市场竞争力。

座谈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婷从人才培养、实习实践、企业就业等方面介绍新能源与储能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应用型本科建设的迫切建设需求。她强调,精准对接企业产业需求并提升学生应用型专业技能是应用型高校持之以恒的追求,这可促进企业和学校协调育人效果,打通校企资源壁垒,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推广新范式。副院长仇中柱从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科研合作等角度介绍新能源与储能专业的建设情况,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敬奎、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刘晓婧、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教研室主任闫霆、储能专业教师代表马昕霞副教授和吴韶飞作为专业教师代表,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与企业专家深度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力从行业发展、人才培养和就业实践等角度,重点分析了当前全球新能源与储能产业的技术趋势。他表示,随着新能源和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新能源与储能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很多关键技术在企业中均有应用场景,企业对高素质新能源与储能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期待与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形成深度协同。

交流期间,双方围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题,就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开发校企合作课程、联合开展技术研发等合作方向达成共识。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学院与上海能源建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就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共同构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成果共赢”的校企合作生态,为新能源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周婷表示,此次实地走访为学院把握产业技术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围绕新能源与储能技术研发、产业学院共建、横向课题合作等领域持续发力,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新模式,为新能源和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吴韶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