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小汤源”志愿者团队以“科普+文化”双线联动模式,走进玉柏路社区与宜浩佳园社区,通过“水果电池科学实验”与“京剧脸谱创意绘制”两大主题活动,为社区儿童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彰显高校资源服务社会的创新活力。
“原来苹果也能点亮灯泡!”玉柏路社区活动室内,20余名儿童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化身“小小科学家”,开启了一场电化学探索之旅。“锌片和铜片为什么能产生电流?”“柠檬和苹果哪种发电更强?”志愿者通过趣味问答与实验演示,生动讲解金属活性差异与酸性物质的电子传递原理。当锌铜片插入苹果的瞬间,导线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倏然亮起,孩子们惊呼:“科学魔法太酷了!”
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分组协作,小心翼翼地将锌铜片斜插入苹果,连接导线搭建“水果发电站”。面对“灯不亮”的难题,志愿者趁机科普电流方向与电路闭合原理。经过反复调试,一盏盏二极管接连亮起,教室化作璀璨的“星光海洋”,欢呼声此起彼伏。
“红色忠勇、黑色正直、金色专属神怪……”志愿者在宜浩家园社区以故事化讲解揭开脸谱文化的神秘面纱。孩子们踊跃提问:“蓝色是刚强,那鲁智深为什么画蓝脸?”“白色代表奸诈,曹操的脸谱有什么特别?”互动问答间,传统艺术的精髓悄然扎根。空白脸谱变身画布,孩子们挥动画笔大胆创作:金粉勾勒的“霸王项羽”尽显豪迈,七彩祥云点缀的“美猴王”灵动飞扬,更有创新“彩虹脸谱”打破传统框架。志愿者穿梭指导,协助解决颜料混色、线条勾勒等难题,确保每件作品独具匠心。孩子们戴上亲手绘制的京剧脸谱,化身“小戏骨”,摆出京剧经典架势合影,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收获成长。
能机学院通过深化“高校资源+社区平台”联动机制,持续推动传统文化焕新与科学教育普及,立足学院“小汤源”青年志愿者团队积极推动活动开展,实现青年成长与社区需求的双向奔赴。未来,能机学院将继续拓展“电力小课堂”品牌内涵,以更多元的活动形式架起校社桥梁,助力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在新时代薪火相传。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韩林岑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