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2025年新媒体体验营

为系统加强青年网络宣传骨干培养,近期,校团委举办2025年新媒体体验营。本次体验营面向全校选拔117名学员,通过为期两周的专题培训、实践体验与校际交流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员在新媒体内容创作、平台运营及品牌传播等方面的专业素养,为构建具有更强覆盖面、影响力与引领力的校园新媒体矩阵注入了新生力量。

在开营仪式上,校团委副书记陈铭洲围绕“我们为何而发声”“我们如何发好声”“我们如何协同发声”三大核心问题展开阐述。她指出,全体学员应努力成为校园新媒体领域的“学习者”“践行者”与“引领者”,切实做到方向明确、价值坚守、规律掌握、技艺精进、合力凝聚、矩阵构建,真正把宣传本领学到手、用到位,在实践中持续提升综合能力,带动身边同学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生态,为学校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专题培训环节,我校“青春SUEP”团队多位核心成员为学员带来系统化课程。青春SUEP主任施嘉浩回顾了平台发展历程,围绕“新媒体网感与校园定位”展开教学,强调内容创作应立足上电特色,做到真诚、活力、独特、有原则,持续产出服务师生、贴近校园的优质内容。技术部资深干事吴桐系统讲解了相机操作基础、照片后期处理流程与实用技巧,夯实学员的视觉表达能力。文案部主任刘姝含结合典型案例,解析新闻稿与新媒体文案的写作规范与创作方法。平面设计部主任庞嘉凝则介绍了推送排版的核心原理与常用工具,提升学员的版面设计能力。在进阶培训中,施嘉浩进一步通过案例教学,帮助学员掌握基础设计规范与优化策略,提升平面内容的视觉表现力。宣传中心主任刘允涵完整介绍了视频制作全流程,从构图取景到后期剪辑,使学员初步掌握视频内容生产的基本方法。  

在实践体验环节,学员们围绕个人兴趣方向开展了深入的专项学习与实操训练。青春SUEP技术部主任杨预翔、宋齐晟系统讲授了会议与活动摄影的全流程规范与实战技巧,重点提升学员对重要场景的捕捉能力与高效出图水平。同期,施嘉浩组织户外飞行训练,指导学员掌握无人机与稳定器的基本操作及航拍构图方法。平面设计部主任宋雨薇与资深干事申宇则带领学员进行设计工具平台的实操演练,完成了一系列文创物料与宣传海报的创作实践,有效提升了学员的视觉表达能力与设计落地能力。

在校际交流环节,华东理工大学“小花梨新媒体工作室”团队分享了其新媒体运营的先进经验。工作室主任代璇围绕“队伍建设与核心发力”主题,系统介绍了团队工作模式、选题例会制度及“中央厨房”内容生产机制,强调以青年话语体系传递正能量。记者团采编组组长包欣怡聚焦内容形式创新,深入解析了SVG交互动画的设计与应用,提出通过创意转化打造青年喜闻乐见的推送内容。记者团团长解成洋从选题策划、分镜设计到拍摄剪辑,系统梳理了视频生产的标准化流程,强调以规范支撑创意,做有温度的校园记录者。文创工作室副主任姚懿展则介绍了“小花梨”品牌形象的衍生体系与文创产品设计思路,并分享了灵活高效的任务与激励机制,以视觉设计持续丰富品牌内涵。

在结营仪式现场,各小组依次登台,就本组学习成果进行了系统汇报与展示。张亦弛、钱昶成、黄佳琳等16名同学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第四组、第八组、第十组获“优秀小组”称号。经济与管理学院2025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符亚婕在交流发言中谈到:“本次新媒体体验营让我从管理学的视角重新理解了内容创作。流量不是随机热点,而是用户需求的集中体现;运营并非简单发布,而是对品牌建设、用户关系和传播策略的系统性管理。我们既要具备内容创作的‘笔力’,更要拥有洞察需求和战略规划的‘脑力’”。

校团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