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高起点擘画“十五五”改革发展蓝图,服务好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奋力谱写能源电力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学校16个二级党组织按照学校党委部署,进一步推动党建与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结合自身特点、优势,分别围绕党建引领推动学科发展、科研创新、师德师风、思政育人、教师成长、学生培养、区域共建、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领域和方向,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机制、做法的深度探索,不断提升“党建赋能”质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赋能”工作品牌。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创新团队建设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高效低碳发电与清洁能源利用创新团队以红色党建为引擎驱动团队建设。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学术交流和内外合作,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学院荣获上海市模范集体,团队成员先后发表Cell子刊论文,获得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学校事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持续赋能。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有组织的科研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围绕市教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和学院“十五五”规划,组织学院相关教授、青年教师,就有组织的科研团队整合事宜开展座谈会2场,确定4支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努力构建电力储能领域“转化-育人-产业”联动生态,探索以有组织的科研赋能教育教学,努力打造7个产教融合教学团队。
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学科建设水平
电气工程学院“沪通融新”实践队走进江苏省如皋市,聚焦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探索“稳妥有序、安全降碳”具体措施,破译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电力密码”,受到《扬子晚报》等官方媒体报道。
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科技创新
自动化工程学院党委在暑期开展由教师党员担任指导老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党员作为负责人、主要参与人的科创竞赛、项目孵化联动建设,获2025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一等奖、“象新力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力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第19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一等奖等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奖项30余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创水平得到彰显。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专业改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围绕应本改革,暑期开设增强现实AR产教融合微课程、云原生夏令营、博达讲坛等课程,围绕“能源低碳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智慧社区”“海岛生态建设”等主题分赴上海临港、金山、浙江嵊泗等地开展社会实践,进一步提升能源电力数智化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校企合作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探索以高质量党建深化产教融合、破解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特色路径。学院与国网上海、国网浙江等多家企业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与芯片企业共建研究生电力芯片专项班,推进研究生“1+2”驻企培养模式;深化与华虹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继续拓展本科生订单培养计划;搭建STEM教育实践创新中心学科竞赛平台,学生获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奖10项、省部级奖36项。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人才培养
经济与管理学院与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建,双方围绕多领域合作达成系列共识,旨在以党建为引领,打通校企资源壁垒,共同服务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实现校企人才双向赋能。
数理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思政育人
数理学院深化“党建+课程思政建设”,各支部发挥专业优势协同发力,暑期通过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参与,共同挖掘思政元素,通过撰写思政教学案例,开展“大中小一体化”科普夏令营等,将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实效。数学学科教工第二党支部李彦老师将课程思政融入建模课程,获全国数学建模微课程教学竞赛二等奖。
外国语学院党委:党建引领赋能第二课堂建设
外国语学院党员教师主导举办第三届上电杯一带一路国际演讲大赛,带队海韵诗绣·丝路传音实践项目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红旅赛道铜奖,并指导学生开展国际能源政策研究,同时对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等企业开展暑期实习,实现第二课堂育人质量提升。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党建引领赋能师资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外引内培协同推进,聚力建优思政课教师队伍。以引促育积极对接争取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1人;深化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加大择优资助等计划推进力度;开展暑期研修、专题培训、“数字赋能”、集体备课等不断提升教师教学科研综合能力。
体育学院党总支:党建引领赋能体育竞技水平提升
体育学院通过党建引领达到以赛促练、以赛育人的成效。暑期期间,学生运动队放弃休息、集中训练,通过科学化训练提升竞技水平,为下半年赛事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利用假期强化专项技能,在2025年全国学校体育教师气排球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团体冠军。
人文艺术学院党总支:党建引领赋能社会服务
人文艺术学院依托区域化党建平台——临港新片区市民文化艺术(体验)基地,暑期开展“童蒙养正雅艺美行”人文艺术夏令营,招募临港新片区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共约80名,围绕八大主题开设诗词吟诵、传统礼仪、创意美术等课程,用美育实践助力青少年文化认同与人格塑造。
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党建引领赋能能源电力行业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在暑期举办电力营销、能源出海中东高培班,服务双碳与企业发展;落实学历教育任务,产教融合案例入选2025电力教培创新案例。
联合党总支:党建引领赋能党员队伍建设
联合党总支通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大会,以案释纪、以案说法,通过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环节,不断增强新老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意识。
机关党委:党建引领赋能服务水平提升
机关党委通过创建“党员先锋岗”,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在假期值班、采购保障、就业帮扶、餐饮服务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彰显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离退休党委:党建引领赋能为老服务能力与水平
暑期期间,离退休党委积极组织老同志参加书画摄影展,开展“高雅艺术观演”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才艺展,丰富老同志文化生活;走访慰问80、90生日和患病住院的老同志,把党和学校的关怀送到了老同志的心坎上。
党建引领风帆劲,赋能发展正当时。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各二级学院“党建赋能”工程落地见效,实现了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拓展党建赋能的广度与深度,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引导师生党员“强服务、重贡献”,为建设能源电力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提供坚强政治保障。